教育不能产生废品
首 页 新闻频道 部门频道 少先队德育 资源下载 教育督导 教育宣传 校园足球 教学频道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家长频道 每周工作 师生博客 雁过留声 关于我们

□ 当前位置:教学频道>美术


由美术课上“像不像”引发的思考
发布人:汪丽  发布时间:2011/3/8 9:33:17

       从教十余年,不论新老课程标准,一直都在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然而最近,在一堂四年级的美术课上,孩子们的一句赞美之辞,却引发了我的思考。

       那天,在四(1)班上《能干的脚》一课。讲解完人类脚的结构组成后,我在黑板上示范性的画了一只人的脚。孩子们对老师临场示范作画很是感兴趣,觉得老师真是很了不起。但他们一齐夸赞我的话却令我眉头一紧,他们纷纷说道:“老师,你画得真像啊!”“对,画得好像哦”。

       注意!这里的赞美之词用的是“像”,而不是“好”。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会以“像”与“不像”来评判一幅画的好坏。其实,到底孩子们想要说的“像”指的是什么?而我们通常回答的“像”或“不像”又指的是什么呢?

       在考虑上述问题时,让我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本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作者三岁的儿子每次在画完国画竹子后都会问他一句,“爸爸,我画得像不像?”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在画那幅疏密有致,又有墨色浓淡变化的水墨画竹子时,他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是清楚呢?

       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孩子对现实中的“竹子”不是太清楚,甚至是很模糊的。所以,此时他头脑中的关于“竹子”的概念就只是上国画课老师挂在黑板上的那幅画。因为,既然孩子会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会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也因此,孩子问的那句“像不像”其实指的就是“像不像”老师挂着的那幅画。

       现实证明,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某一种模式的样板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这种模式样板来要求自己。但是,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即使他将来长大了,对生活中的竹子有概念了,他也还是会从现实中的竹子回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样板”的国画竹子中去比较,用理论性的术语来说,这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也会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像不像”的问题,就可能既含有“像不像”生活中的竹子的疑问,又含有“像不像”样板画竹子的疑问了。

       在现实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当孩子们以“像不像”来发问时,我们做老师的往往也会以“像不像”来回答孩子。只不过我们的“像不像”的依据,也许是老师的画,也许是现实生活的实物,甚至两者都有。有时可能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依据?总之,要回答“像不像”的问题,肯定是有一个依据。不然就不可能逻辑地回答“像不像”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一直要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无疑是一块很大的绊脚石。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孩子怎样学绘画,美国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有迈阿密大学绘画班那群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一踏糊涂”的画。

       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而从不问“像不像”。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

       经过观察后我发现,课堂上,如果我有范画出示,孩子们几乎想都不想都能够照样子画得惟妙惟肖,但如果让他们自己想象着来画,那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目前课堂教学的训练模式仍然是:黑板——→学生的眼睛,再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因为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这就是一个类似于“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们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孩子们只有眼睛里面有画,而心里却没有画,眼睛里的画只能是老师的画、别人的画。由于在他的眼里只有别人的画,所以在他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永远就只能重复别人。其实,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画。

       由此看来,我们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急切地需要改进。虽然说绘画是一种技能,它可以被创造利用,但它也可以扼杀创造,重复他人。技能是可以由老师来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创造性就像种子,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是无法从a传到b的。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而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寻求新形式,努力创造出一种真正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登录信息
请您登录:

○教师 ○学生 ○家长
  最近更新
2020年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图]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5.6…[图]
以善待人,以善立身[图]
生科小举办“奇妙微观世界”…[图]
生态科技岛小学周食谱(4.2…[图]
[内部]2024年4月统计
中国科学院薛滨教授走进小学…[图]
生态科技岛小学第10周2024.4.22…
垃圾分类,爱我家园 —生活…[图]
生态科技岛小学第9周2024.4.15-…
  相关文档
  本站推荐
教导处江心洲中心小学2010—…
学校简介南京市江心洲中…[图]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V2020.00611.final md3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 地址:建邺区江心洲红星街82号(210019)
电话: 传真:
苏ICP备10226944号] 访问计数: 
读书笔记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教研组活动
课程与教学
师德建设
暑假学习
原创光荣
重要通知

扫一扫